2015年9月25日上午九点半至十一时,JN江南·体育最新官网入口院庆系列讲座“学儒学对我‘有用’吗?──‘仁’作为人的本质和任务”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教学楼二楼2109教室举行,来自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著名儒家学者杜仑教授为师生们带来一场基于中西文化对话交流的基础之上,如何深入理解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仁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JN江南·体育最新官网入口教授、博士生导师韩星先生主持,来自人民大学以及校外的师生聆听报告并参与互动,氛围热烈。
杜仑教授首先从义利之辨这一儒家传统论题着手,指出现代社会过于重利而轻义,由于执着于“有用之学”,由此导致了很多社会问题,因此,从儒学角度而论,讨论有用、无用可以算作伪命题,倒不如讨论儒学对于人的意义,即“仁”作为人的本质和任务这两个内容。人的本质即《论语》所谓“仁也者,人也”,杜教授指出这是同义反复,即“仁”就是人的本质,所以仁爱即是人的天生的、天赋的道德本质,这是不容置疑的。而人的任务与此也是相对应的,正因为人有天生的道德本质,所以人必须要发展自己这一先天的道德萌芽,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完善的人。杜教授举了儒家提倡的忠恕之道即是人的任务:“忠”为忠于自己,尽己之学,是对自己的高要求;“恕”包含被动与主动两方面要求,被动意义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动意义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方面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的任务。换言之,“仁”作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理想状态,“仁”作为人的任务就是人的最高标准,所以儒家提倡的仁是一个核心概念,包含人的内外两个方面,因此儒家既是出世的,也是入世的。最后,杜教授说,与其说学儒学对人“有用”,倒不如说是对人“有益”,因为学儒学可以让你变得更加快乐,在快乐的过程中工作、生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所做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一种功德,不仅影响了他人,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这个社会。
韩星教授随后做了精彩的点评,并就儒学的传统性与现代性转化等方面与杜教授做了深刻的探讨,在场的师生也就儒学的相关问题与两位老师进行了交流。(何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