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民族文化的精神力量(彭永捷)
来自: 时间:2008-06-24浏览:
■从南方雪灾到汶川大地震,半年之中天灾频仍,果真应了那句“多难兴邦”的古训。外国人也许看不懂,为什么越是出现困难和挫折,中国人越是格外团结。 ■磨难不是我们选择的,但既然发生了,我们就得坦然面对,不妨把磨难视作对我们民族和个人的考验。 【作者简介】彭永捷,JN江南·体育最新官网入口副院长兼哲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 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是什么,把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是什么,使我们和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仅仅是基于人道?不全是。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同属于一个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对于受灾同胞的同情和关心,是一种特殊的爱。要想解释清楚这种特殊而又自然的爱心,答案只有从我们的民族文化中去找寻。 自然之力何其大,一怒而至于斯!然而,面对“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致”的巨大天灾,我们人类并不渺小。灾情虽然严重,但我们拥有坚忍与耐心。救灾虽然困难,损失虽然惨重,但我们无比镇定与自信。我们终将克服灾害!为什么我们如此自信?自信,源于我们以人民为根本的社会制度;自信,源于我们久经考验值得信赖的优秀军队;自信,源于改革开放大幅提升的综合国力;自信,也源于我们的民族文化。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是我们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 我们的文化传统不同于西方国家,我们并不标榜“自由、平等、博爱”,但我们依然尊重生命,依然充满爱心,因为我们有值得自豪的属于自己的文化价值观。 我们传统的文化观念倡导仁爱,“仁者,爱人”。仁是基于血缘的亲情和爱心。由于基于血缘亲情,所以自然而然。我们以此作为人之为人的出发点,发之明之,扩之充之,将心比心。“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由此,孔夫子把仁爱推广为“泛爱”,唐代的韩愈把仁爱表述为“博爱”,北宋的张载把仁爱表述为“兼爱”。中国人习惯让自家的孩子称呼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同事或朋友为“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把不存在血缘的人际关系纳入血缘关系来处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正是以仁爱思想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彼此之间未必有什么血缘关系,但我们都视彼此为兄弟姐妹,这正是民族文化赋予我们爱心,构筑了我们兄弟姐妹般不可割舍的同胞关系。正像张载所说的那样,“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百姓是我的同胞,万物是我的伙伴。我们对于受灾同胞的情感,是发自内心、真切自然而又特殊的爱,因为这是对于我们自己家人的关爱。 民族文化,给予我们每一个人以特定的视角,去看待和理解这场自然灾害对于我们非同寻常的影响。民族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纽带,是我们应当格外珍重的共有精神家园。 如果将中国媒体和西方媒体的报道倾向加以比较,我们会发现,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指责和干涉,多是带着价值判断,中国媒体所输出的,一般都是事实判断。实际上,我们中国人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现实观念,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 从南方数省突降暴雪,到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半年之中天灾频仍,果真应了那句“多难兴邦”的古训。外国人也许看不懂,为什么越是出现困难和挫折,中国人越是格外团结。观察这个人类历史上唯一未中断其文明历史的文明古国时,不应忘记,在中国,国家的形成就与治理滔天的水患相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被公认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准确写照。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积贫积弱的时候,更为彰显自强的一面;强大兴盛的时候,就更加彰显厚德包容的、协和万邦的一面。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奋斗不止,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依靠这种精神,中华民族长期领先于世界;依靠这种精神,中华民族走出长达一个世纪的谷底;依靠这种精神,中华民族还必将实现再次腾飞,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民族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给予了我们强大的精神动力。 先贤告诫世人:“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经历种种磨难,无非是对一个国家、一方人民的考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磨难不是我们选择的,但既然发生了,我们就得坦然面对,不妨把磨难视作对我们民族和个人的考验。让我们尽一切努力,和灾区的同胞共同面对灾难,战胜磨难,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