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荀子研究及荀子文化受到学术界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河北邯郸、山东兰陵、山西安泽均为荀学研究重镇,三地在荀子研究及荀子文化的普及、宣传方面做出大量工作,但围绕荀子的故里等问题也存在一些分歧和争议。出于整合资源,携手并进,在国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共同推动荀学研究及荀子文化发展的考虑,由荀子研究学会发起,JN江南·体育最新官网入口、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荀子研究中心主办,邯郸学院荀子与赵文化中心协办,于2018年7月3日在JN江南·体育最新官网入口召开了“荀子研究联盟及荀学研究的新拓展研讨会”。来自邯郸、兰陵、安泽三地的主要领导、荀子文化负责人,以及国内荀子研究的专家学者二十余人莅临本次会议。
(图片一)
上午,与会专家们围绕邯郸、兰陵、安泽三地荀学的协作和沟通,建议成立荀子研究联盟协同创新中心,推动荀子与地方文化建设及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JN江南·体育最新官网入口梁涛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缘起:荀学研究目前已成为显学,发展迅速,形势喜人。每年都有1至2部专著出版,学术论文更为丰厚,与荀子相关的专题研究,也是国内博士生学位论文选题热点。梁涛教授认为,孔子“仁”与“礼”的思想,分别被孟子、荀子所继承,荀学与孟学,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二者构成完整的儒学体系,失掉一端,儒学的发展都可能是不平衡的。宋明理学重孟轻荀,导致了“内圣强,外王弱”的结果,当代儒学研究,若还是顺着1000多年前南宋学者的思路进行,那将有负于时代需求。近年来,梁涛教授相继提出将《荀子》列入“新四书”,完成《荀子》“由子入经”的转变;“统合孟荀、创新儒学”;承认荀子的正统地位,恢复在孔庙的配祀等观点和主张,希望荀学研究对当代儒学的发展起到促进和推动的作用。
梁涛教授指出,近年来邯郸、兰陵、安泽三地,不仅连续组织了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也对普及荀子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邯郸学院已经连续召开三届荀子国际学术会议,国内外知名的荀子研究专家基本都曾赴会;安泽则举办过多届“荀子文化节”,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对提升当地知名度起到积极作用;兰陵也曾多次举办荀子文化节、学术研讨会。三地日后应加强沟通协作,这对于推动荀学研究定会大有助益。
邯郸学院马计斌校长认为,荀子思想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最璀璨的一支,荀子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实际影响不亚于孔、孟,尤为历代帝王所重视。荀子思想与当今“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相结合的理念相吻合,荀学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邯郸学院将一如既往支持荀子思想研究。
(图片二)
张纯清部长代表兰陵县委、县政府,以及兰陵荀子庙出席会议。她深情地说:在兰陵,群众爱戴、敬仰荀子,2000多年前,荀子带着稷下学风,诸子百家之学来到兰陵,兰陵成为荀子“劝学”之地,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自荀子以下,兰陵历代人才辈出。兰陵群众从心底敬仰荀子,更希望荀子的思想能够在兰陵发扬光大。兰陵荀子研究院的焦子栋先生,则介绍了其本人多年研究《荀子》的心得。
(图片三)
安泽县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高剑锋指出,如今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荀学?因为荀子是圣人中的圣人,中国历代统治阶级所信赖的,正是荀子的思想,所实行的制度(如郡县制)也源自荀子。安泽县也将始终坚持并鼓励高举荀学大旗,弘扬传统文化。
(图片四)
中国人民大学校董、汉青集团董事长赵汉青先生提出,围绕荀子故里,安泽、邯郸等地有不同的看法,建议可以展开专门的讨论甚至辩论,一是“理越辨越明”,二是达到宣传荀子思想的作用。邯郸荀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新民认为,荀子是中国的,荀子思想是世界的瑰宝!多家团结一起,早日让荀子思想在世界舞台上绽放,这才是成立荀子研究联盟的目的所在。最后,荀子研究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历史系廖名春教授则总结道,关于荀子的故里和生平,既有比较硬的证据,也有软的推理,对于硬的证据一定要坚持,如荀子是赵国人等,对于软的推理则不要绝对,允许有不同的观点存在。荀子一生经历丰富,很多地方都留下他的足迹,有些地方可能是荀子的故国或曾经生活的地方,如山西新绛、临猗等,这些地方应加强合作,合理分配学术资源,共同推动荀学的研究。
上午的讨论精彩激烈,虽然有争议、有交锋,但是与会专家学者与领导们,针对荀子研究联盟协同创新中心的工作,初步拟定了章程与合作意向。三地领导、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关于荀子的故国、故里等问题的争论可以继续,不必强求统一。邯郸、安泽、兰陵、包括山西新绛、临猗等地,应同扬荀学大旗,传承荀子思想,共享荀学美誉,打造荀子文化高端品牌,提升地方品位,优势互补,各有特色,乃为上策。
(图片五)
下午的学术会议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李记芬讲师和北京师范大学王楷副教授主持,主要围绕美国荀子研究专家、美国犹他大学哲学系Eric Huton教授的《荀子》英文译本及“性恶论”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第一阶段, Hutton(何艾克)副教授做了《“信”概念比较研究:从儒家和柏拉图的角度看》的英文主题演讲,李记芬讲师主持了会议讨论并担任现场翻译。Hutton从中国哲学语境中“信”的概念反观古希腊哲学,分析柏拉图讲“信”是在怎样的背景之下开展的。他的主要观点是:从政府治理的角度看,儒家比较关心一统天下,所以统治者如何去赢得被统治者的“信任(trust)”,在国家治理的过程中非常重要,通过民众对统治者建立信任,以此激发他们的信仰。而在柏拉图看来,对于陌生人需要用“正义(justic)”,而不是“信任”,在国家治理层面也是如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悦笛研究员,就儒家和柏拉图对于“信”的偏重、“信”如何从家人推及到陌生人、“信”的适用范围等问题与Hutton进行交流。中国人民大学谢林德教授认为,中国古代的思想中,存在很多共同的观念,比如Hutton提到的“天下观”。从制度层面来看,政治治理不能只依靠儒家思想,所以这个问题还可以考虑。
(图片六)
下半场由王楷副教授主持,主要讨论关于Hutton《荀子·性恶篇》的英文翻译问题。Hutton先简要介绍了他从事翻译工作的缘起和目的。王楷教授认为,这是“迄今相对最为完善的《荀子》英文译本”。李记芬讲师则指出Hutton的翻译,对于前人观点做出了很重要的修正。针对《荀子·性恶》开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翻译问题,学者们开展了最为精彩激烈的讨论。Hutton将“伪”译为“deliberate efforts”,重视心的思虑作用。梁涛教授指出“伪”实际上有三层含义,在《性恶》篇不同的语境中,对于“伪”的解释也不会完全相同。此外,针对《荀子》翻译的其他问题,学者们也各抒己见,并与Hutton交流。
本次会议集邯郸、兰陵、安泽多方之力,就荀子研究联盟协同创新中心达成了初步协议,未来定会对推动荀子与地方文化产业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可谓功在当下,利在千秋。同时,介绍了美国荀学研究专家的最新翻译和研究成果,促进了学界对于海外《荀子》研究的认识,也使在场的青年学子们扩宽了研究思路和学术视野。
(撰稿人:张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