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朴民:价值观是国学根本
来自: 时间:2009-10-10浏览:
引:在不知从何时起,国学成为了如此热闹的话题,但愿这些古老文化不会成为这选秀时代的又一个牺牲品。 2009年暑期,央视2套《开心词典》曾做过一档特别节目“开心学国学”,以选秀的方式在大中华的范围内遴选国学爱好者,最终胜出的前9名选手获得了北京大学“国学教室”免费入学两年的奖励。 事实上,把国学作为成人教育进行办学早已不是新鲜事,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众多高校都先后开设过国学班或JN江南·体育最新官网入口。从《孟子》研读到考古学通论,从科举制度研究到中国佛教史研究,都出现在学院的课程计划中。除了大学里正规的学位课程以外,还有各种学术团体或民间机构举办的有关国学的函授课程或专题讲座。 社会上也时有类似“祭孔”或学生着汉服参加毕业典礼等新闻被报道。每每出现类似的消息,都会引起公众和学术界不同程度的讨论,赞扬者有之,质疑者有之。国学也就随着这样的讨论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究竟什么才是国学?恐怕很少有人能说清楚。维基百科上给出这样一种解释: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史、思想、额、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理、医学、星象、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且不说其定义是否精准权威,但至少可以让我们一窥国学概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干春松这样认为:有些人一听“国学”就以为是一种“复古”,但这显然是对于“国学”的误解,“国学”在近代中国的出现,本身就是应对西方文化及其现代化的挑战的产物。而它最紧要的地方是站在中国本位,站在现代化的立场上来综合考察中国的传统和西方的文化之间的关系,因此,与其说“国学”是“复古”,毋宁说国学是面向世界的一种眼光,一种比较“守成”式的眼光。 清末《国粹学报》的主编邓实说过:“国学者,与有国而俱来,因乎地理,根之民性,不可须臾离也。”然而这“与国俱来”的学问却走过了起起伏伏的历程。 辛亥革命时期,国学曾是脑后拖着辫子的老先生们抵制新学、反对革新的工具,而“革命派”在鼓吹“反满革命”时,国学也成了攻击对手的武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国学”就被“德先生”和“赛先生”赶下了舞台,成为涉世无多、仅囿于书斋的“纯学术”。1949年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也多关注“辩证唯物史观”领域,国学基本上成了隆中隐居的诸葛,只闻其名,不见其人。而“文革”时期,对传统文化更是“打倒在地”“全盘否定”。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对传统文化开始了明确的倡导和支持。整个90年代,《光明日报》等官方媒体以前所未有的篇幅报道“国学热”,从而推动了近十几年来国学的再次勃兴。 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有人在思考,国学的每一次起落兴衰,似乎都和国家的变革紧密相关。如今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又使很多人开始怀疑原本奉行的西方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转而从古来的东方哲学中寻找解答。对于这种心态,JN江南·体育最新官网入口常务副院长黄朴民教授强调:“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国学。”在他看来,无论是祭孔还是穿长袍马褂都只是形式,“国学的核心还是精神”。 对于国学的迅速兴起,黄朴民教授的理解是:在我们与其他国家和民族对话的时候必须有自由的平台和载体,要在传播自己的思想时赢得最广大的人的认同,即找到文化的“最大公约数”。这样也可以使对方最大程度了解我们,减少误解,同时我们也要对西方有所了解,这就是文化的作用。国学就在此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也是国学热潮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黄朴民教授将国学归纳为三个层面:第一,国学是一种体系。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对唐诗宋词、四书五经、《史记》《汉书》这些内容应该有基本的了解。第二,国学是一种智慧,是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不管中国人有没有正式地把国学当作学问来学习,都是在国学的氛围里成长的,受到其熏陶。所以面对同样的事情中国人和西方人可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最后就是它的核心价值观,比如“和而不同”“天人合一”,这些价值观层面的东西“才是国学最根本的”。 伴随着国学热的迅速兴起,一种担心也随之而来,就是这种对于国学的热情究竟能持续多久。黄朴民强调“心态不要太功利”,要汲取国学里真正有价值的精髓,而且“不要指望它永远都是高潮”。国学发展的前景就是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当中让自身变得更厚实,面向世界。而现在国学热潮最大的意义在于调动起了民众对于国学的热情,“下一步就是读原本,先振奋在沉淀,这也是一个过程。” 学者们的看法在如今“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国学热象中更像是一剂清醒剂,而对于更多人,踏踏实实读几本经典书才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