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2日下午两点半,JN江南·体育最新官网入口第十六期“青年国学论坛”在国学馆204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一个早期中国艺术多幕叙事的例子及其解读”。论坛由张瀚墨老师主讲,李萌昀老师主持,林光华老师和孙闻博老师评议,张齐明、刘新光、谷曙光、辛晓娟、梁海燕等老师参与了讨论,讲座还吸引了院内外不同年级的同学前来旁听。
张瀚墨老师的论文从寇岑先生私人收藏的一面铜镜入手,通过擂鼓台西汉墓出土的一件漆奁上的装饰图案与蔻岑先生收藏的这面丝质镜背图案的对比,并利用上海博物馆及其它博物馆藏铜镜的铭文和相关传世文献的叙述,对铜镜内容作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读。他认为,铜镜所反映的正是以伍子胥和吴越争霸为主题的故事,这与新近出土的相关文献材料所反映出来的情况一致,表明吴越争霸故事在西汉早期的流行,以及吴越争霸叙事中某些细节(比如越国利用西施、郑旦对吴王施展的美人计)在西汉早期的发展,并进而指出了视觉艺术与早期文献之间的复杂关系。这项研究纠正了过去美术史研究中认为汉及汉代以前中国美术不存在多幅叙事画面的论断,将伍子胥故事艺术装饰图案的出现比先前认为的提早了几百年。
孙闻博和林光华两位老师点评了论文的方法、观点、文献及其学术价值与意义,与会老师就一些具体问题展开了讨论,诸如更多文献的综合考证、白猿形象的确认与象征含义、树作为分隔符之外的可能性用途、何为“叙事”以及古代叙事方式的界定、“连续叙事”的界定标准、漆奁上的图像与舞台剧中形象表达形式的对比等问题。张瀚墨老师一一回应了大家的问题。论坛持续了两个半小时,实现了跨专业、跨学科思维火花的碰撞。聆听此次讲座的同学亦表示开阔了视野,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