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书可闭户而著,唯地舆必身至其地。”实地考察在学习中国历史地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刘新光老师在课堂上强调过的,是否重视野外考察是区别中国旧式传统的沿革地理与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标志。是故,10月22日上午,JN江南·体育最新官网入口2014级本科班及其他相关专业年级的近40位同学在刘新光老师和张明东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校外实地考察之路。
车行不多时,我们来到了宛平城。晨光中伫立的城楼一如既往的沉默,街道两边的商铺还未都开门,尚未完全醒来的宛平城和无数个其它平常的小城并无太多不同,除了城墙上疮痍嵌着的弹孔无声地诉说着很多年前真实发生过的炮火和激战。亲临此地,行走在这样一座历史记忆和民族情结兼而有之的城中,一种文字无法传达的厚重感和历史感自心底而起。在刘新光老师的引导和讲解中,我们更是了解到更多的关于宛平城的知识:宛平城于明末崇祯时开建,明清时称拱北城、拱极城。1928年改名宛平城,解放初期宛平县仍隶属河北,1952年重新划归北京,并撤销县级建置,宛平城归丰台区管辖。
宛平城西的卢沟桥横跨在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桥东有一座晓月碑,乾隆皇帝在辛未年间在此御题“卢沟晓月诗”。在桥西北侧雁翅上,有一座乾隆重葺卢沟桥碑,记载了乾隆五十年修葺卢沟桥的经过。此外,还有一座乾隆于甲酉年季春建的察永定河碑。在刘新光老师的提示下,同学们还注意到两边桥头的狮子和大象形状石,雕刻成力拱整座桥的姿态,据说是为了体现桥的稳固,十分有趣。在过桥的途中,卢沟桥的狮子吸引了同学们的关注,这些姿态各异神韵不一的狮子果如谚语所言——数不清。
结束了宛平城和卢沟桥的游览之后,一行人随车向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进发。琉璃河的考古发现,把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提前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北京西周燕都遗址,也称为琉璃河遗址,是迄今西周考古中发现的唯一一处城址、宫殿区和诸侯墓地同时并存的遗址,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1995年在遗址上建立了博物馆并对外开放,是为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为《灿烂的古燕都文化》, 馆内共七个展示厅:有序厅、青铜礼器厅、墓葬车马坑厅、青铜酒器兵器厅、陶器玉器漆器厅等。在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到迄今为止北京地区最早建立的燕都城址的概况,并了解北京这座古老城市的变迁。通过与两位老师的交流讨论,此时方知书本知识在实践运用时稍显不足,也因此在实物实景前更加用心。燕国的历史,还有很多问题不清楚,考古工作还在继续,这也将成为同学诸位日后学习致力的方向之一。探索之路不止,同志仍需努力。
经过这一次的实地考察,我们更近地触摸到了北京城的前世今生,也更能体会到课堂之外的课堂之魅力。而在过程中与二位老师的切磋交流,也成为不可多得的收获和体验。感谢这样一堂别具一格的课程,在学术的路上,路曼曼其修远兮,吾辈仍需不断上下求索以求精进。